2018年9月16日上午7点30分,2018北京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跑者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以此为起点一路向北奔向鸟巢,共同挑战自我并创造新的马拉松历史。
本届北京马拉松共有111793人完成报名,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1万,相比去年增加了13106人,增幅达13%。和37年前首届北马只为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专业参赛选手服务不同,如今的北马服务对象,是3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大众跑者。顶着“国马”的称号,今年又恰逢北京奥运10周年,同时2022年还将迎来北京冬奥会,随着顶级运动赛事的火热开展,2018年的北京马拉松赛事被予以了更多灼热注视的目光和期望,这不仅仅是一场3万人竞技精神的狂欢,更是北京城市名片的展现。
历次北马赛事都会得到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及协助,作为北京马拉松连续5年的官方独家指定赛事医疗服务支持商,本届北马中,北京和睦家医院共派出了近200人的团队,纳入到市卫计委的统一指挥及领导下,协同120急救体系,统一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协助支持完善北马医疗保障体系。
12个医疗服务站全程陪护 加大医疗物资投入保障
本次北马赛事中,北京和睦家医院在赛道沿途、终点区共设置12个医疗服务站点,既保证赛事全程沿途的医疗保障工作,也为选手提供赛后科学的康复拉伸服务。由于马拉松属于极限运动,选手在赛事后半程发生风险的概率较高,因此沿途10个和睦家医疗服务站本着前松后紧的方式,自赛程25公里起集中设立7个服务站点,每隔2.5公里设置一个,加大北马后半程的保障力度。 今年,北京马拉松加大了医疗保障的力度,从30公里处开始增加保障密度,每50米增设一名医疗志愿者为选手服务。和睦家也为这些志愿者额外提供了200份医疗物资,包含利多卡因氯己定气雾剂、创可贴、酒精棉片及碘伏棉签等医疗用品。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北马赛事和睦家医疗急救站登记的被救助参赛选手人数约为3300人次,当天通过和睦家医疗服务得到救助的重症跑者共有3人。重症跑者的减少反映出北马选手参赛水平的整体提升,也印证了“科学跑、安全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与和睦家科普北马运动知识的初心不谋而合。除了沿途的10个医疗服务站点外,终点展示区内,和睦家特设拉伸展台,安排了4名专业康复拉伸治疗师为跑友们提供免费拉伸服务。同时,其他医疗志愿者也为跑友处理了抽筋、擦伤、水泡等赛后常见问题。
“医师跑者”队伍力量壮大随时随地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北马全程42.195公里,跑者可能在途中任何一个地点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若是出现不适的地点远离医疗服务站,如果能有一位专业医生做紧急处理,结果则可能大不一样。今年,为进一步发挥医师跑者的作用,在本届北京马拉松赛事报名开启的同时,北京和睦家医院就面向全国招募医师跑者,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认30人入选和睦家医师跑团,为北马跑友零距离提供帮助。
今年的和睦家医师跑团中,既有去年参加过的、有经验的老跑者,也有重新甄选后入选的新跑者,他们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十余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心脏中心、急诊科、 ICU(重症监护室)、外科、康复医学科、全科等科室,均参与过全程马拉松,并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他们过往的全马完赛时间从3小时内—6小时不等,赛段从A区—F区均有涵盖,以便服务尽量多的北马选手。 医师跑者的职责,不仅要在赛程中利用随身携带的利多卡因、酒精棉片、碘伏棉签、创可贴等药品,沿途为有需要的选手提供救治服务,同时也肩负着第一时间识别、发现和救助脱水、晕厥、心脏病发作等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责任。据统计,本届北马中,医师跑者们全程共计为近200人次的北马跑者提供了应急处理,包括皮外伤、拉伤扭伤、肌肉痉挛等情况。同时,也对一些可能晕倒或出现高危风险的跑者进行建议休息、劝退或陪跑。每一位医师跑者都肩负着“医师”和“跑者”的双重身份,他们在面临他人需要救治的情况时,都会放弃对个人情况的考虑转而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本次北马赛后,当大部分选手已经陆续离开终点区时,对讲机内突然传来呼叫,一位跑友在冲过终点后出现了心率过低的情况,请和睦家医师跑团的资深医师一同前往协助。这时,正准备离开的和睦家医师跑者——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副主任医师杨赓立刻返身,不顾自己腿部的不适,与北京和睦家医院护理部总监侯艳一起迅速赶往现场参与救助,及时得当的指导处理使得该跑友有惊无险。虽然赛程途中因不断停下帮助他人,和睦家医师跑团的成员们基本上未能实现个人成绩PB(个人最好成绩),但正是这一次次的停下,才成就了北马安全完赛的目标,更成就了其他人的PB。
全天待命8小时AED志愿者负重前行从“心”守护
2014年伦敦马拉松,一位42岁的男子冲线后晕倒在地,抢救无效身亡;2011年10月,35岁的美国人卡文迪斯摔倒在距离芝加哥马拉松终点不足500米的地方,再也没有起来;2008年11月,来自巴西的卡洛斯戈麦斯完成纽约马拉松后感觉不适,虽然立即被送往曼哈顿医院抢救,可惜为时已晚。作为一项极限运动,马拉松参赛者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猝死。据了解,马拉松比赛发生意外身故者的原因中90%以上是心脏问题,常见的是心室异常颤动,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电除颤,每晚1分钟,存活几率便降低7%至10%,仅10分钟后,生还希望便会十分渺茫。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制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AED是一种急救设备,操作简便,医护人员使用它可以为心脏病突发的患者进行电除颤,帮助发生心室颤动的病人恢复心律。赛前,北京和睦家医院从院内选拔出了50位持有美国心脏协会(AHA) 基础生命支持证书的医护工作者作为本次北马AED志愿者,并组织了三场AED使用专业培训课程,使得所有AED志愿者能够熟练使用组委会指定的AED设备,并掌握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联动120提供最及时有效的救助。比赛当日,AED志愿者们在早晨5点半就完成了集结,并于7点报数完毕全部就位,随时准备开始工作。他们均匀分布在从15公里开始到终点冲线区域后的近30公里区域内,以骑行或步行的方式全程在自己被分配到的1公里点位范围内进行往返巡视,发现、跟随、劝退并救助出现包括严重中暑、意识模糊或心脏早搏等状况的高危跑者,确保每一位通过此站点的北马跑者都能安全奔赴下一站点。这也就意味着,位于终点完赛区域内的步行志愿者,需要持续背着近5kg重的AED设备(相当于约9瓶矿泉水的重量)巡视至少8个小时,到关门时间后还需要密切观察一段时间完赛跑者们的状态,才能彻底结束当天的工作。 尽管责任重、专业性强、工作时间长,但50名和睦家AED志愿者们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协助医疗站点为跑友提供医疗服务。
医护人员均可提供双语服务VIP展区体现国际品质服务
随着北京马拉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北马赛事已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之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选手参加,本届就有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男子组及女子组冠军均为外籍选手。因此,本届北马比赛终点设立了VIP服务区,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骨科、急诊科、康复医学科的多名医生,为外籍选手提供医疗服务。参与医疗服务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医生、护士及志愿者,均可提供流利的双语甚至多语服务,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他们不仅成为连接国际选手和北京医疗服务的重要桥梁,也展示了北京医疗体系中的国际品质服务力量。 爱健康、爱生活、科学跑、安全跑,2018北京马拉松完美收官,和睦家与你2019年北马再会! 扫描图中二维码,回看2018北京马拉松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