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是以活动过度、任性、冲动、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该病多起病于儿童期,全球儿童发病率约为7.2%,其中60%~80%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9%持续至成年期。约65%的患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共患病。
据统计,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为6.26%(约2300万人),但就诊率仅10%左右。当前,ADHD儿童的数量庞大,其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ADHD疾病的公众意识宣传、提高诊疗及管理水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广州和睦家医院近期特别举办了“ADHD多动症规范化诊疗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旨在建立一个精神科同行的交流平台,同步国际前沿治疗方案,进一步推动多动症诊疗规范建设。会议当天,众多精神心理科专家齐聚一堂,通过案例分析、药物应用、临床经验的分享等方式,对ADHD诊疗进行实际性探讨。同时,会议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吸引了更多人的参与,进一步推动了ADHD领域的研究和进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林康广教授回顾了过去两年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关于ADHD的最新发布的和更新的指南与共识。他通过深入研讨多篇研究文献指出,成人ADHD的患病率较高,这可能导致患者的功能结局受损、心理和躯体健康问题加剧,以及全因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因此,他强调需要提高对成人ADHD疾病的关注度,并呼吁尽早实施规范化诊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和儿少科副主任周燕玲教授向我们阐述了ADHD药物治疗的阶梯疗法。她指出,根据指南推荐,药物治疗应从低剂量起步,滴定到最优记录,年龄越大,达到缓解所需剂量越高,而存在共患病的患者所需剂量更高。周教授强调,ADH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指南建议至少在症状缓解一年后才考虑评估是否停药。过早停药与ADHD患者更差的临床结局相关。此外,她提到,使用哌甲酯缓释片进行长期治疗已被证实能够带来持续的治疗益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白云院区慢性病科副主任陈晓东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最新版的中国成人ADHD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他从流行病学与疾病危害、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共病诊断、鉴别诊断,一直讲到治疗原则、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监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成人ADHD的诊断思路和治疗策略。
曼朗心邻医疗的胡三红教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成人ADHD的常见共患病及其诊疗方法。他指出,成人ADHD患者常常伴随有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睡眠问题和焦虑障碍等共患病。对于这些共患病的总体治疗原则是:首先考虑治疗那些最为严重且对患者功能损害最大的疾病。基于现有的研究证据,胡教授提到,兴奋剂药物可以用于治疗ADHD的部分共患病,例如抑郁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等。
广州和睦家医院的心理治疗师陈晓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游戏治疗的概念、治疗环境的设置,并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游戏治疗的起效机制,以及如何在家庭工作中系统性地应用这一方法。
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涉及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疾病,它会显著影响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决策能力,导致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甚至引发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随着ADHD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其病因复杂性、公众对其认识不足、病史追溯的困难等因素,目前对于ADHD的诊断和治疗仍需专业人士的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这次会议,不仅加深了大家对规范化诊疗的认识,也有助于消除公众对药物治疗的误解,为更多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铺平了道路。